若得汤反剧者,此必非中焦阳明之里寒,乃上焦太阳之表热也。其注肺热邪,循经上逆膈中,故气上撞心,心中疼热也。
尚有如疟状之寒热,发作有时,乃为邪在少阳,半表半里也。烧针劫汗,而复下之,火逆之邪,虽因下减,而烦躁一证独不除者,盖因汗下,大伤津液而然也。
慎不可下,当刺期门,以直泻其肝可也方有执曰:并,犹合也。但戴阳之证,必见微厥,此中大伏危机,其用法当迥异常法矣。
成无己曰:内热为烦。须俟津液回而小便利,必自愈矣。
男女交接,相易为病,谓之阴阳易,谓男传不病之女,女传不病之男,有如交易也。 少阴病,谓有脉微细、欲寐证也。
但头汗出,身无汗,剂颈而还,小便不利,渴饮水浆者,此为瘀热在里,身必发黄,茵陈蒿汤主之。 若以发热无汗,恶寒身痛,误为伤寒之表,妄行发汗,则表气愈虚,恶寒更甚也。